Google

27 September 2009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来源: snowboy128

1 不作逢迎

沃伦?巴菲特靠向椅子的后背,长腿交叉于膝,坐在他父亲那张简朴的木桌后面。他那件价值不菲的杰尼亚上装在肩膀处皱成一团,像一件未经剪裁、批量生产的成衣。每天,无论伯克希尔?哈撒韦总部的其他15名员工如何随意着装,他的这件衣服都会24小时保持这个样子。他穿着一件普通无奇的白衬衫,衬衣领子太小,被撑得鼓鼓的,远离领结一大截,看上去像是他当年轻商人时留下来的,而且在过去40年他似乎都忘了量一量脖子的尺寸。
他的手穿过几缕花白头发,抱于脑后。粗浓、蓬松的右眉毛耸在玳瑁眼镜上方。很多时候,这眉毛展示出他的怀疑、知情了然或是迷惑不解。一眨眼功夫,他又会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令任性的眉毛增添迷人魅力。不过,他那淡蓝色的眼睛精光聚敛,若有所思。
窗外,奥马哈晚春的清晨景色怡人,但是褐色的木制百叶窗窗门紧闭,遮蔽了满帘春色。冲着桌子方向播放的电视被调到CNBC频道。虽然电视没有声音,但屏幕最下方滚动的文字全天都在满足巴菲特的新闻需求。有好几年,里面播放的新闻经常都与巴菲特有关,这让他感到很高兴。
然而实际上,只有廖廖数人非常了解巴菲特。我和他相识已有6年,一开始,我的身份是研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的金融分析师。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之间建立了友谊。但如今,我依然需要更好的去认识他、了解他。我们坐在沃伦的办公室里的原因是,他不打算自己动手写一本书。动来动去的眉毛配合着说话的节奏,他反复说着:“你会干得比我更好,艾丽斯。我很高兴
是你来写这本书,而不是我自己。”他这么说的原因之后会一一道出。言谈之间,我们开始从最接近他内心的东西聊起。
“沃伦,这念头到底怎么形成的?对赚钱竟会如此的用心?”
他的眼神望向远处,看了一会儿,脑中思绪万千,跳跃、搜寻那些储存在大脑中的记忆。然后,沃伦开始讲他的故事:“巴尔扎克说,每一笔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桩罪恶,但伯克希尔绝非如此。”
他从椅子上跃起,收回思绪,几大步跨过房间,落身坐进一把金芥末色的扶手椅子,身子前倾,那神情不像一位72岁的金融家,更像是一个炫耀初恋的少年。如何诠释这个故事,要采访其他哪些人,内容要写些什么……这本书由我全权构思。巴菲特详细谈论了人类天性和记忆力的脆弱,然后说:“当我的观点和他人不同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艾丽斯,选择不太讨巧的那个。”
巴菲特给我上了很多课,其中最精彩的一些就来自对他的观察。第一堂课就是:以谦卑之态而屈人之兵。
6 浴缸障碍赛跑
沃伦是个内向的小孩,他能数小时沉迷在火车模型目录中。不过,作为一个学龄前儿童,他有时不会表露出自己的情感,而他在朋友杰克?弗斯特家时则会流露出对杰克好心肠的母亲海兹尔孩子般的依恋。日子一长,他逐渐养成习惯,在邻居和亲戚家里待上很长的时间。沃伦最喜欢父亲的妹妹艾丽斯,一位高个子女士,一直未婚,和沃伦的祖父住在家里,教家政课。她让沃伦感到很温暖,对他做的一切事情都很有兴趣,想方设法地激发和启发他。
到沃伦上幼儿园的时候,他的爱好和兴趣都围绕着数字打转。6岁左右,他非常着迷于用秒来精确地记录时间,并且非常想要一只秒表。艾丽斯并不是简单地无条件送这件重要的礼物,她想得更周到。“她很爱我,”沃伦说,“但是她仍然会附加一两个条件,比如我得吃龙须菜之类的东西。礼物能激发我吃这些东西的动机,而我最终得到了一只秒表。”
沃伦拿起他的秒表,叫他的姐姐妹妹和他到浴室,一起观看他发明的新游戏。他在浴缸里装满水,拾起他的弹珠。每个弹珠都有自己的名字。他把它们放在浴缸后面的水平边缘上,排成一排。然后,他把弹珠扫进水,同时按下秒表。他们沿着瓷制浴缸的斜面向下滚,发出碰击声,然后击中水面,跳进水中。这些弹珠相互追赶,向浴缸塞子奔去。当第一个弹珠到达目的地,沃伦就按下秒表,宣布胜利者。他的姐姐妹妹看着他一遍又一遍的让弹珠赛跑,想要提高它们的成绩。弹珠不会疲倦,秒表也不会出错,还有沃伦,似乎从不会对这种重复游戏感到厌倦-不过,他的观众可不像他。
沃伦随时随地都在思考数字,即使在教堂也这样。他喜欢听布道,但余下的那些让他感到无聊;他通过赞美诗集中赞美歌作曲者们的出生、死亡日期,来计算他们的寿命,以此消磨时间。他认为,修道士应该因为他们的信仰和忠诚而得到奖励。他假设赞美歌作者的寿命长于平均寿命。活得比平均年龄更长对他来说是个很重要的目标。但是他发现,虔诚对长寿无所裨益。因为体会不
到任何对个人的仁慈和恩惠,沃伦开始对宗教有所怀疑。
不过,浴缸障碍赛和他所收集的赞美歌作者的信息教会了他一些其他的事情,一些有价值的事。他学会了计算概率。沃伦环视周围,到处都存在可以计算概率的事物。关键就在于收集信息,你能够找到多少是多少,尽你所能。
8 1 000招
即使沃伦还依然享受着普通男孩的娱乐活动:打篮球和乒乓球,收集钱币和邮票;即使全家陷入对亲切的小个子外祖父的哀悼,但他还是满怀激情地工作,为的是那前方所见的未来,那放眼可及的未来。他想挣钱!
“钱可以让我独立。然后,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我不想别人主导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助他一臂之力的工具很快落入他的掌中。那天,在图书馆,一本书在书架上向他招手。这本书的封皮带着银色光泽,闪烁着光亮,如同一堆钱币,暗示着其内容的价值所在。受到书名的吸引,沃伦打开这本书,立即就迷上了,书的名字是《赚1 000美元的1 000招》,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赚到100万美元”!
封面之下有一张照片,一个小个儿男人凝视着一堆巨大的钱币。“机会在敲门。”书的正文第一页这么写着,“在美国历史上,对一个手持小小资本开始创业的人来说,时间条件从未像现在这样有利。”
好一个想法啊!“过去,我们都听到过大量关于时机的东西……和今天等待那些有胆识、有谋略的人发掘的机会相比,昨天的机会什么都不是。所创造的财富会令ASTOR和洛克菲勒的财富相形见绌。”这些文字如甜美的天堂幻想浮现在沃伦?巴菲特的眼前,他更快地翻动书页。
“ 不过,”这本书警告说,“除非你开始行动,否则永远不可能成功。要赚钱的方式就是开始行动……美国有成千上百想要发大财的人都无法如愿,因为他们在等待着这种情况或那种情形发生。”行动!这本书如此劝诫,并说明了如何展开行动。《赚1 000美元的1 000招》里面有大量实用的商业建议和赚钱的想法,以“钱的故事”开篇,文字通俗易懂,文风亲切和善,就像是一个人坐在前门的门阶上和朋友谈话。书的有些想法存在局限-如山羊制酪业和玩具医院-但是很多都很实用。抓住沃伦的一个想法是本尼威特秤。如果沃伦有一个称重机,他会一天称重50次。他很有把握的认为,其他人也会付钱这么做。
“称重机赚钱的道理很容易理解。我会买一台称重机,然后用利润买更多的称重机。无须太久,我会有20台称重机,每个人一天称50次。我想,钱就放在那儿呢。钱又生钱,还有什么比这更来钱呢?”
“复利”的想法深深地触动了沃伦,这至关重要。这本书告诉他,自己可以挣1 000美元。如果以1 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长10%:5年内,1 000美元变成1 600多美元;10年内,将近2 600美元;25年内,将超过10 800美元。
当以固定增长率逐年变大的时候,数字会发生爆炸性增长,这就是一小笔钱如何形成一大笔财富的途径。沃伦可以清晰地构想这些钱的复利未来,正如他把雪球滚过草坪而让雪球变大的道理一样。沃伦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时间。复利把现在嫁给了未来,如果若干年后,1美元成了10美元,那在他的脑子里,这两个数字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坐在朋友家的门阶上,沃伦宣布自己在35岁的时候将会是一名百万富翁。一个孩子在大萧条的1941年说出这一言论,很是大胆放肆,而且听上去近乎是在犯傻。不过他的计算-还有那本书-表明这件事是有可能的。沃伦有25年的时间,他想要更多的钱。而且,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他一开始挣到的钱越多,资金复利的时间越长,他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高。
一年之后,他创造出实现梦想的核心现实。让家里人感到好玩和吃惊的事是,到1942年的春天,沃伦已经有120美元了。姐姐多丽丝被招募为合伙人,沃伦为自己和多丽丝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3
股优先股,一共花了114.75美元。
那年6月份,市场向下击出低点。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股价从38.25美元/股跳水到27美元/股。沃伦说,在上学的路上,多丽丝每天都“提醒”他,他的股票正在下跌。沃伦说他觉得责任压力大得可怕。因此,当股票最后回升的时候,他以40美元/股的价格卖出,为他和多丽丝赚了5美元。“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沃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多丽丝回忆说。不过,城市服务公司
的股价很快就高涨到202美元/股。沃伦学到了三个教训,并把这段时期作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第一个教训是,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第二个教训是不要不动大脑地急于抓住蝇头小利。如果他能更耐心一点,他就能赚到492美元,他对此一直念念不忘,并由此吸取了上述两个教训。从他6岁开始,他干了5年活,才积下120美元买了这只股票。以当时从出售高尔
夫球、在棒球场贩卖爆米花和花生赚到的钱为基准来计算,沃伦意识到,要把“丢失”的利润赚回来,那得用好多年。他将永远、永远、永远记住这个错误。
还有第三个教训,是关于投资他人资金的教训。如果他出现投资失误,那可能会有人因他而烦恼和不安。因此,他不想对其他任何人的资金负责,除非他非常确信自己会成功。
14 大象
沃伦没有参军,而是在秋天的时候开始上大学。巴菲特一家一直都认为沃伦会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沃顿商学院是全美范围内供本科生就读的最有地位的商学院;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建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也留下了很多名言,如“借钱味难尝,使人心悲伤”、“时间就是金钱”、“省一分钱即挣一分钱”等等。实际上,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沃伦非常合拍-当其他孩子玩
的时候,精力过人的沃伦像个装卸工一样四处忙碌挣钱。
但是沃伦自己并没有把这事看得太过重要。“关键是什么?”他问自己。“我知道我想要干什么。我已经挣了足够的钱生活。大学只会拖我的后腿。”但是他从来不会拒绝他父亲认为重要的事,因此,他勉强同意进入学院学习。
考虑到儿子尚不够成熟,父母安排奥马哈的一个朋友的儿子恰克?皮特森当他的室友。皮特森比沃伦大5岁,在军队服役18个月,刚刚退役回来。
恰克相貌英俊,是个纨绔子弟,每晚会和不同的女孩约会、喝酒。皮特森一家天真地认为沃伦也许能让恰克定定性,而沃伦的父母则觉得年长的恰克也许有助于沃伦适应大学生活。
1947年秋,巴菲特一家全都坐上车,送沃伦到费城。他们把沃伦和他的浣熊毛皮大衣都放进一个小小的宿舍套间。恰克已经搬了进去,不过并不在宿舍,而是在外面的某个地方约会。
巴菲特一家驾车回到华盛顿,将沃伦留在校园,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恰克这样的年轻人。在这样的校园里,在一群性格坚毅、穿着运动外套和锃亮鞋子的人中,穿着松垮 T恤和破旧网球鞋的沃伦很显眼。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橄榄球运动非常盛行,秋季的校园社交生活都是兄弟会组织的橄榄球比赛。沃伦虽然也喜欢运动,但是对社交的需求超过了他对运动的需求。他习惯了把大量时间用
来琢磨想法、计算资金、整理他的收藏,以及在自己房间里演奏音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1951届的1 600名学生四处交友调情、玩摇滚乐、喝酒、玩橄榄球,沃伦的独居寡处显得格格不入。他就像蜂巢里的一只蝴蝶。
对于飞入群中的蝴蝶,蜜蜂出现强烈反应是预料之中的事。恰克保持着士兵式的整洁和永远锃亮的皮鞋。当他第一次遇到他的新室友,沃伦的邋遢令他感到震惊。他很快发现,沃伦完全不知道怎样独立生活。
在他们合住的第一个晚上,恰克因参加社交活动而照例回宿舍很晚。第二天一早,恰克醒来发现整个浴室一团糟,他的室友显然已经急匆匆地去上早课了。当他晚上看到沃伦时,恰克说:“洗漱完以后请把浴室打扫干净,好吗?”“好的。”沃伦说。恰克接着数落:“我早上进来时发现你把剃刀丢在水槽里,把肥皂弄得到处都是,毛巾扔在地上,简直比地狱还糟糕。我喜欢干净。”沃伦只好不停地道歉。
第二天早上恰克起床时,沃伦的毛巾还是在浴室的地上,洗脸盆里除了到处都是的胡子碴,居然还有一个湿漉漉的电动剃须刀。晚上恰克看见沃伦时对他说,“沃伦,你自己看看。用完剃须刀要拔掉插头,否则别人可能会因此而触电。我不想每天早上都帮你收拾。你的不拘小节会把我逼疯的。”“好的,好的,没问题。”沃伦这么回答。
可是,一切还是维持原样。剃刀还是在水槽里。 恰克意识到,他说的话,沃伦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恰克很生气,他决定采取行动。他把剃刀的插头拔了,然后扔进已经放满水的水槽里。第二天,沃伦买了一个新的剃刀,插上插头,浴室照旧是一片凌乱。

后记
2006年10月2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美国股票市场首家股价高达100 000美元的公司。到2007年年末,伯克希尔的股票以每股140 000美元交易,以此计算,伯克希尔·哈撒韦价值超过2 000亿美元。《巴伦周刊》杂志调查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巴菲特的个人资产超过600亿美元。
10 年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增长率略高于12%——远远不及巴菲特早些年实现的投资增长率,那时候他的年均回报率高达27%。参天大树只是一个比喻,他总是这样讲;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本增长也越来越难。但伯克希尔的投资者们对“较低”的回报也非常感激。选择购买市场指数股的投资者们经历了《华尔街日报》所谓的“失落的1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没有什么增长,回落到1999年4月的水平。巴菲特在太阳谷年会上的发言一点点得到证实,1999年股市泡沫过后,目前的状况是几百年来罕有的第三次长期市场衰落。巴菲特依然声称股票是最好的长期投资选择——前提是以合理的价格低成本买进。到2008年初,他依然在买进股票,但是热情有所减退。不论早晚,市场称量器都要赶上市场表决器。与此同时,他继续进行大量并购。
继比尔·盖茨和夏洛特-盖曼加入董事会之后,巴菲特又增加了几位新的董事会成员。在2002年致股东的信中,他欢迎股东们拟定自己在董事会的职位。随后收到大量来信,巴菲特当然会一一阅读;他觉得非常有趣,有几个人对自己的提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唐纳德·基奥和汤姆·墨菲在那一年加入董事会,而没有从自己提名的股东中选择董事会的新成员。显然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出于个人情感——就是说得好听一些——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管理方式。响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号召,伯克希尔同意顾及股东的利益,任命董事会成员的时候采取正式程序。200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董事会又增加了一位女性,雅虎的财务总监苏珊·德克尔,又一次自然降低了董事会的平均年龄。
与此同时,巴菲特发现他喜欢这个主意:让人们自己选择在董事会的角色。他一直喜欢人们主动向他提出问题,而不愿意自己占据主动角色。2006年致股东的信中,在比尔·盖茨的推动下,他指出如果卢·辛普森和自己发生什么意外的话,就会危及辛普森的“一流”记录,因而提出公开选拔辛普森的继任者。欢迎各位发送 简历,巴菲特说。他和芒格最看重的能力就是深谙风险。


书评

跟巴菲特学“滚雪球”

《中国证券报》

在华尔街一片恐慌的日子里,有人又为巴菲特出版了最新传记:《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书名源自巴菲特的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湿雪,指的是在合适的环境中投入能不断滚动增长的资金。长坡,指的是能让资金有足够的时间滚大变强的企业。巴菲特也似乎总能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近期巴菲特又开始逆势加仓买股票了,通用电气、高盛、比亚迪等公司都成了他猎取的目标。显然,巴菲特已经把当前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当成了很湿的雪。我们又仿佛看到,在漫天飞雪中,巴菲特已在笑傲风雪,准备着滚雪球。巴菲特的行动,虽然各界人士看法迥异,但我们觉得他在全球金融风暴中亮丽的身影,至少给了我们这样几点启示:

一、在风暴中要有独特的投资视角。2008年以来,华尔街凄风惨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全球股市风声鹤唳。可就在这个时候,手持443亿美元现金的巴菲特出手了,在收购高盛后,先后投资上百亿美元。按照目前全球股市的状况看,看好后市的巴菲特显得那么纤弱和孤独,肯定也成为“套牢一族”了,也就是说巴菲特出手的时机未必是最佳。但巴菲特却让我们对金融风暴有了一个很好的视角,那就是看到了“聪明钱”的运作方向,那就是明确了在危机中不必恐慌,不管全球风暴如何猖獗,但最终会过去的。如果往远处看,一定会有暴风雨过后的彩虹在等着我们。

二、在危机中要敢于捕捉机遇。1910年,一场特大象鼻虫灾害狂潮般地席卷了美国亚拉巴马州的棉田,害虫所到之处,风卷残云。可是当地的棉农在极度恐慌过后,又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在一片狼藉的棉田里试着套种玉米、大豆、烟叶等农作物,结果既防治了象鼻虫,又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一年,墨西哥火山爆发,索罗斯知道此消息后,立刻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买进谷物和棉花期货。后来由于火山影响,美国的农作物也普遍歉收,而其期货价格却大幅上扬,索罗斯从中大赚了一笔。1907年、1929年、1987年都曾发生过金融风暴,虽然股市都遭遇过暴跌,但最终还是复苏了,并出现了新的上升行情。世上没有人愿意遭遇各种危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危机,有的只是对待危机的不同态度和行动。巴菲特在风暴中的身影告诉我们,当前股市的动荡,也许正是捕捉机遇的大好时机。

三、在熊市中要留有充足的现金。大笔买进、重拳出击,巴菲特今年以来已经进行了280亿美元的投资。近日他说,市场当前提供给我们的机会是半年或者一年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因此他将不断投入资金。在全球股市的股价便宜得像白菜萝卜一样时,股神却有那么多的现金去不断投入,实在是令人羡慕,也值得一直满仓的中小投资者深思。巴菲特抄底成功了吗?从市场规律看,在美国的近代史上,历次系统性熊市的跌幅都没超过50%,目前美股的跌幅显然已经接近此幅度。从中国A股市场看,历史上曾有过4次大调整,其中1992~1994年出现过两次跌幅分别为72%和79%,随后的调整幅度都在50%左右,而本次调整已达到70%,也接近最大调整幅度。虽然我们无法断定真正的市场底在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这个点位距离真正的市场底已经很近了。

四、在低位要寻找自己的“长坡”。巴菲特在2002~2003年期间购买了总价4.88亿美元的中石油H股,5年后出手时已达40亿美元,守了5年的“长坡”,增长了10倍的“雪球”。这一次,他投资的多只股票准备守几年呢?虽然我们无法全部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巴菲特完全在用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式进行投资,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地去效仿。有人说“牛市炒绩优,弱市炒重组”,也有人说“永远要把价值投资放在第一位”,但不管怎么说,都应在把握市场节奏的前提。


无比专注的巴菲特

美国《商业周刊》 艾米8226;费尔德曼

半个多世纪以来,沃伦8226;巴菲特一直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时机。因此,他选择9月下旬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一本经他授权的官方传记公开出版,而头版头条却充斥着金融危机的消息,这是他之前都警告过的;而几天之前,他还刚刚同意为高盛公司注资50亿美元。

对于这位传奇投资家,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通过罗杰8226;洛温斯坦的《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一书,我们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在,施罗德,摩根士丹利保险公司的前保险分析师,再次将这位奥马哈之神敏锐和个性的一面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就是—《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施罗德历时5年,经过潜心研究各种资料包括以前从未公开过的档案文件,终于为读者描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巴菲特。他执著,痴迷,幼时备受母亲打击伤害,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一个小孩想要什么,以及怎样得到那些东西。这里,读者将会再次见到这个熟悉的,酷爱汉堡、可乐,时不时说几句名言警句,而又不太入流的家伙。但是,《滚雪球》比其他作品更加敏锐,它深入到心灵深处挖掘其成功秘诀。他的长期投资取得了惊人的回报,甚至有些学者都不敢相信,认为那只是侥幸成功。

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专注”。施罗德写道:“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施罗德说,小时候,沃伦就随身携带着自己最珍贵的财产—自动换币器。而10岁时,父亲提出带他旅行,他要求去纽约证券交易所。不久之后,巴菲特读到了一本名为《赚1000美元的1000招》的书,他对朋友说要在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在1941年的世界大萧条中,一个孩子敢说出这样的话,可真是胆大包天,听上去有点傻得透顶了,”施罗德写道,“但是……他很肯定自己能够实现这一梦想。”

当然,他确实做到了,并且还不止这些。大学毕业后,巴菲特被哈佛商学院拒绝,于是他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投身名扬四海的本杰明8226;格雷厄姆的门下,成为他的学生,这是《聪明的投资人》一书的作者、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明白了“市场先生”的危险,并且学会了如何抛开市场行情分析公司价值的秘诀。

他开始购买“烟蒂型股票”,即那些只剩一口气、即将出局的公司,最终买进了美国商业史上一些最伟大的品牌,包括可口可乐和吉列,以及其他的私营公司,如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和喜诗糖果公司。巴菲特投资战车的核心是伯克希尔8226;哈撒韦公司—这也是施罗德第一次和他接触的原因—该公司主要经营保险业务,麾下拥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和通用再保险公司。这些公司都很赚钱,为巴菲特赚取了大量可供投资的资金。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源自格雷厄姆,同时又有独创,十分简单: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赌博性投资和90年代互联网的泡沫时期,人们都卷入了这一狂潮之中,而巴菲特的原则依然没有改变。他只买自己能够理解和评估的股票,并且想在很便宜时买进。“任何人都明白这些简单的想法,”施罗德写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去实行。”

对那些已经了解巴菲特故事的人来说,施罗德这本书最引人瞩目的地方就是它史诗般的视野。她为我们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巴菲特的一家,包括他曾经担任共和党国会议员、同他一样恪守道德原则的父亲沃伦8226;霍华德;脾气乖戾的母亲利拉,因为她母亲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卧病不起,需要人照顾,所以也造就了她的这种脾性;他的妻子苏珊,三个孩子的母亲,以及阿斯特丽德,沃伦的情人。(阿斯特丽德和沃伦在2006年结婚,此时据苏珊去世已经两年。)

同时,施罗德也提醒读者,巴菲特首创的新词“定时炸弹(time bombs)”可以追溯到伯克希尔8226;哈撒韦公司2002年的股东报告中,并且说他们疯狂的扩张,可能会“引发金融灾难的连锁反应”。

很遗憾,没有人仔细听,但是正如施罗德所写的:“在2008年春天的混乱之中,巴菲特坐在那里,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所思考的价值和风险一直都没有改变,总是有人在说规则已经变了。但是,他说,只有短线投资,你才可以这么认为。”

Label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